返回 回到顶部

第一节 管理的本质和要义

一、管理的涵义

管理是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,通过管理功能即计划、组织、控制、领导与激励的有效发挥,进行最佳资源配置的过程。此定义包含以下几层涵义:

二、组织层次与管理的职能

1、 组织层次

组织(Organization)是一个设计和运作的管理系统,组织系统是将输入转变为输出的过程,输入的通常称为资源(人力、财力、物力时间和信息等),输出的是产品或服务,组织管理的职能就是负责将这些资源输入转化为产品或服务。

为了保证组织运作的效率和效果,一般都将组织垂直划分为三个层次:高层、中层和基层。

2、管理的职能

计划,组织,控制,领导与激励

三、管理的基本要素

1、管理者

(1)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
  1. 管理者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
  2. 管理者的知识和文化素质
  3. 管理者的身心素质
  4. 管理者的技能
      技术技能(Technical skill) 人际关系技能(Human skill) 概念技能(Conceptual skill)

image-20200922210820410

(2)管理者类型
  1. 基层管理者
  2. 中层管理者
  3. 高层管理者
(3)管理者角色

管理者角色的变动:

2、管理对象

  1. 人力,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
  2. 财力,指对货币资金的管理
  3. 物力,是指对组织中物的有形资产进行管理
  4. 时间,是指对工作效率的管理
  5. 信息,是指对信息利用的管理

3、管理的媒介

管理的媒介是连接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桥梁,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信息建立起管理主体和客体的管理关系。

(1)组织机构。是依据组织目标,经过合理分工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系统,在组织框架内通过层次、部门设计和职权界限的划定,将组织的各种管理关系确定下来,使上下左右关系有机联接,确保组织有效的正常运行。 (2)信息。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媒介、依据。信息的流动、传递把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连接起来了。 (3)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。管理机制具体涉及到领导体制、激励与监督、集权与分权,管理方法包括行政的、经济的、法律的和社会心理的方法等。

image-20200922211552946

四、管理的特性

  1. 管理的两重性
  2. 管理的系统性
  3. 管理的动态性
  4. 管理的不确定性
  5. 管理的经济性
  6. 管理的创造性
  7.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

第二节 管理学的性质与任务

一、管理学的性质与特点

1、性质

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

2、特点:

二、管理学的任务

1、从管理两重性出发,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。

  1. 生产力方面
  2. 生产关系方面
  3. 上层建筑方面

2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,研究管理实践、思想、理论的形成、演变与发展过程

3、从管理的职能研究管理学

三、研究管理学的方法

  1. 唯物辩证法
  2. 系统方法
  3. 比较的方法

此外,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,比如移植法、数学分析法,归纳演绎法等。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实践的发展,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,例如,案例分析法、小品角色扮演、实验法、计算机模拟法等。

第三节 学习管理学的目的和意义

一、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

  1. 管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。
  2. 管理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。
  3. 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,乃至国家竞争力起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。
  4. 理对促进社会发展、提高社会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二、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

  1. 学习管理学促进管理理论的探索和发展
  2. 学习管理学是提高各级主管人员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关键环节
  3. 学习管理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

Coming soon...